发现心理抑郁苗头应及早干预

心理健康 72 0

  眼下,抑郁症已成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抑郁症也出现在学生群体中。学生心理抑郁有哪些表现形式?如何更好地对学生心理抑郁状态进行干预?

  学生患抑郁多因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

  学生小杨是我市西商学院某中学的一名高三毕业生。入学以来,小杨不仅沉默寡言,而且多次自残。学校老师发现后,立即报告北心院学校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对小杨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经诊断,小杨出现了轻微的心理抑郁。

发现心理抑郁苗头应及早干预

  近年来,学生因患抑郁症而想不开的案例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每每出现此类事情,总会引来一片唏嘘。据悉,抑郁症现已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幸福鸟全国心理咨询在线发现以往初中开始才会出现抑郁症倾向,如今有的小学生都成为抑郁症患者,有媒体曾报道过一名8岁的二年级学生就患有严重抑郁症。近日,记者从我市多所学校了解到,抑郁状态确实出现在个别学生身上,严重者则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北京西商国际心理医学研究院表示,抑郁情绪持续2周以上,同时伴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影响社会功能,甚至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时,一般可以初诊为抑郁症,需要到精神科就医确诊,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咨询。

  对学生而言,引发抑郁的原因是什么?有专家指出,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患抑郁的重要原因。据巫幸婷介绍,学生若出现抑郁情绪,多数因成绩下滑得厉害或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据了解,出现心理抑郁状态的学生多性格不太合群,沉默寡言。他们多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封闭,常抱有悲观的想法,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杀倾向。“当学生开始出现抑郁状态时,学生的行为会变得比较反常,如因小事脾气变得十分暴躁,将别人的错误揽在自己身上等。”

  自我认识存偏差的学生易陷入抑郁状态

  若能在学生心理处于抑郁状态时及时进行干预,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据了解,单从学生表现很难准确判断他是否处于抑郁状态,但以下几类情况有可能引发抑郁,或是加剧学生的抑郁,需多加注意。

  据巫幸婷介绍,第一,通过专业的心理测量,属抑郁质人格特质的人更易走向人际敏感,出现思想偏差。“这类人群会将很多不顺心的小事情压抑在心底,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容易焦虑。”第二,部分较为自卑的人群,他们存在自我认识的偏差,对自己的身体、样貌、健康状态等感到不自信,担心他人异样的眼光。“在人际相处中,他们过于自卑,一方面常委曲求全希望得到关注,如明明身体不舒服,却在参与某些集体活动时强撑。另一方面总以为自己的缺点被关注而时刻精神紧绷,规范自己的言行,内心却极度压抑等。”第三,未经学生同意临时转学。“当难以融入新集体或新环境,他们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进行自我保护。”第四,当学生有一些公认较为另类的兴趣爱好时,若他们没有找到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便容易自我封闭。“像有的同学喜欢关注同志小说,认为这不好但是又享受其中,他们便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长此以往容易因压抑自己而发展为强迫症。”

  对出现心理抑郁迹象学生应及早干预

  从部分学校了解到,在新生入学时,多数学校会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巫幸婷表示,这是对患心理抑郁学生及早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

发现心理抑郁苗头应及早干预

  “通过问卷普查可进行心理筛查,在新生入学便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若经分析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学校老师可进行密切关注,尽早进行干预。”她提出,当然不排除有学生马虎应对问卷调查,出现心理测量结果与学生实际表现并不相符,这便需心理老师与班主任多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同时,巫幸婷提醒,基于保密的原则,心理老师和班主任一般不会将学生的测量结果公布或告知其他科任老师。“但当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科任教师的课堂出现状况时,班主任要及时与科任教师沟通,让其给学生多一点宽容。”

  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当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时,父母只要多加留意都能从孩子的点滴表现中有所发现。巫幸婷指出,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父母要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尊重孩子的想法,试着去理解孩子,避免说教式的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向父母敞开心扉,在孩子出现心理抑郁时,及早寻求心理老师帮助孩子走出抑郁。但当孩子情况加剧,情绪反复时,要警惕是否有抑郁症,必要的时候及时进行精神药物治疗。”

标签: 抑郁问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