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精进」长期抑郁,其实只是人的‘心’与‘智’配合失衡而已

心理健康 抑郁症 51 0

人到中年,不满现状,前途迷茫。生活中的责任像垒鸡蛋一样不停的往你手里塞,尽管已经坚持了好久,尽管已经腰酸背痛,但却找不到一处安稳的地方可将手里的责任安放。似乎得到与失去都变成了一种负累,只能默默地挨着、受着。

多少次,焦虑、烦躁、低落感等等负面情绪让你每一个清晨醒来时的呼吸都变得如此的沉重和疲惫,尽管知道很多道理和方法,有许多想要完成的理想和期盼,也曾一次次做过更周密的学习、工作的计划,但最终也只换来一夜的美梦,和一暴十寒、半途而废的结局,从而陷入更深沉的自责当中,好像是陷在一个泥潭里进退维谷,无计可施,又心有不甘……

如果你懂我在说什么,我想对你说三句话:

1. 你的感觉是对的;

2. 但这不是你的错,更不是说你不够自律或者懒惰;

3. 你该是时候把你的这些经历和感受变成你的财富了;

其实你很好,只是心智配合失衡了而已。

其实人人都一样,只是失衡程度的不同而已。

一、你不是丧失了斗志,只是生命底色被调暗了

心智是人赖以生存最有力的工具,心智中有一个系统叫动机系统,它的默认设置是略微偏积极主动的 ,主要目的就是鼓励探索、参与活动。

这就是所谓的积极心态,人生来就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冲动,但是随着人的经历不断增加,经验的累积,尤其是人的自由意志不断面临挫败后,这一系统就出现了故障。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身体无端的感到疲惫,心情也低落,不愿意做事,一遇到事情就会烦躁,而且做事情急于求成,没有常性,慢慢的丧失了生活的斗志,也都是了志向甚至生活的意义。

说白了就是动机系统被破坏了,它时刻在提醒你不要动,停下来。也就是说它将你的生命底色调暗了,就像手机一样,亮度调暗后,显示屏上其他的任何颜色也会变得暗淡无光。

「心智精进」长期抑郁,其实只是人的‘心’与‘智’配合失衡而已

二、心智失衡背后的原理——找准问题,才能找对答案

那背后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其实人的心智配合就像是一个跷跷板一样的永动机,人的心智运动就像是两个小孩在玩跷跷板,一边是理性,一边是感性,理性能思考,主外,感性有感觉,主内,正常情况下二者配合的很好,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持续运作,输出价值。

但是突然有一次,因为某种原因,感性用大劲了,全面压倒了理性,超过了正常的活动阈值,跷跷板被卡住了,中间的活动空间没有了,配合运作失衡了,游戏完不成了,这时候两个孩子开始不乐意了,感性开始闹,理性也开始闹,理性开始更多不切实际的思考,感性开始不断地制造负面情绪,感性和理性从此失去了正向配合(积极运作),开始各自为阵,各自使力(闹),最后杠杆卡死了,动力系统彻底关闭,现实被零落一旁,无人顾及。

总结来说,就是感性对理性的一次全面胜利,导致动机系统的关闭,这是人情志抑郁背后的原理。

「心智精进」长期抑郁,其实只是人的‘心’与‘智’配合失衡而已

三、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都是坐着一叶破船自渡,所以且修,且行吧

尽管不是说所有人都有抑郁症,但是对于成年人而言,所有因为动机系统受损,而致使人们不自觉的不敢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敢去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情,背后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所以并不是说自己能力不行,不够自律,没有毅力等等,而是我们没有及时的维护好我们的动力系统而已。

换句话说,我们不一定什么事都能做到最好,但是肯定应该比现在过得更好。

关于如何更大的发挥自身的潜能,让工作成为滋养心灵、获得物质的同一件事,我将另作他篇跟大家交流。

下面是一张抑郁症自检表,我们大家可以对照来看看自己,是否也出于同样的困境。如果有也不必灰心,据统计美国15-35岁的年轻人当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我国应该也不少,所以你并不孤独和另类。

「心智精进」长期抑郁,其实只是人的‘心’与‘智’配合失衡而已

四、瞬息万变的生存环境里,需要我们时刻去调整生存技能,旧地图里找不到新大陆

心理学家曾做了无数有关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将几只仓鼠吊在一个暗房中,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心理研究,刚开始仓鼠们都不停的折腾,但是最后慢慢的就都停下来了,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很多只都死了),仓鼠们也抑郁了,不再动了,以此来降低能耗,确保活的更久,就算放下来,仓鼠依旧陷入一种目光呆滞,形态麻木的状态中。

「心智精进」长期抑郁,其实只是人的‘心’与‘智’配合失衡而已

这里要说几点:

1. 当生活把任何人像仓鼠一样吊打的时候,就算是关二爷也得抑郁;

2. 抑郁其实是动物为了求存本能的一种保护机制,尽管它并不完美,但他能让你在无计可施时降低你的能耗,让你活得更久;

3. 快乐不是生命的终极目标,它只是鼓励人们争取生存稳定性的一种奖励机制;

4. 我们的大脑会欺骗他的主人,所谓的经验很多时候都不足为信,生存环境瞬息万变,用老地图(经验)去找新出路,只能适得其反。

「心智精进」长期抑郁,其实只是人的‘心’与‘智’配合失衡而已

五、灰色的人生地带里,你需要的是自爱,而不是自责,因为不一定都是你的错

根据生物学家的另外一项实验,人在抑郁的时候体内皮质醇会水平会升高,并导致生理反应,比如大脑神经元受损,肌肉被消耗。

同时还发现,促炎细胞因子在抑郁症患者的体内含量也很高,而这种细胞因子有助于修复人体的受损组织,这一因子也同样会让人萎靡不振,容易疲惫。

也就是说抑郁症的确在生理层面上引发一定的病变,对于长期心情低落抑郁的朋友来说,自身应该正视这一点,不必自责,你只是病了而已。

那么人为何会得抑郁症呢?

简单总结以下有几种情况:

1. 儿时的经历

2. 自身应对压力的敏感性

3. 两个以上的压力源持续未消解

4. 重大的事件导致生存环境发生骤变。

其实总结来说,就是生存环境与生存技能的失衡所致,孩子的生存技能是最脆弱的,心智也不成熟,所以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心理问题,几乎都跟儿时的经历有关。

六、过往是一种幻象,对着空气挥拳头解决不了问题,成年人不该为儿时尿的裤子而懊悔

但是把责任全都抛给父母,根本不能解决抑郁症的问题,抑郁症的核心是人心智的失衡,也就是说你的这台机器坏了,无论你把这台机器摆在自己家里,还是摆在别人家里,它都是一台坏机器,而且还需要你来承担维修费用。

这就是自责和抱怨的区别,同样都是因为你的内心起了火,枪口对谁都不能平息这场战争,获得生存的可能。

此外,这种事情追究起来,没有尽头,也于事无补,就如同电影《何以为家》中演的那样,小男孩把父母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因为父母生了他。男孩的父亲很委屈,在法庭哭着说,我就是好欺负,谁都可以随便控诉我,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我也是这么长大的。

「心智精进」长期抑郁,其实只是人的‘心’与‘智’配合失衡而已

现实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的邻居家有个男孩,刚上小学一年级,我经常听到这个孩子在屋外咆哮着跟家里人说话,大人也都是这样嚷着跟他说话,而且他们家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争吵。

其实缘由很简单,小男孩的姥姥姥爷生了两个女儿,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从小就对小男孩的妈妈大吼大叫,从而将小男孩的妈妈成功地培养成了一个没有安全感而暴躁的人,等到为人母之后,她会潜意识的运用上一辈人的教子之方,而姥姥姥爷也因为多年的旧习成了一种惯性,最后到孙子这里,也同样采取同样的方式,尽管他是个男孩。

如此,我们看到家里所有的大人都对孩子是这般呵斥的态度,外加父辈与爷辈也会如此对抗,最终这个孩子将会怎样呢?樊登曾说,父母小时候以何种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将来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另外不要试图和你的父母对抗,因为这样多年后你将会变成你的父母。

但是如此的刨根问底,完全没有意义,要穷追不舍,就算刨了十八代祖坟,也依然解决不了现世的问题。

七、善待你的生命能量,让每一份热烈都化作你生就自我的资粮

陀斯妥耶夫斯基说——我唯一担心的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所有的经历都是一个人心性成长的资粮,而心智失衡导致的抑郁,正是告诉你需要停下来,深度的、全面的思考一下自己和生活的方向,提升自我应对生存环境的技能,澄清你最原始的生命情感,通过战胜这种心理低潮,让自我实现心智的密集性,爆发式的成长。

「心智精进」长期抑郁,其实只是人的‘心’与‘智’配合失衡而已

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生命能量,善用它,才能真正地成就自我。

希望我们的沟通能给你些许的慰藉,

我是自在树,欢迎留言交流,批评指正。

如果感兴趣,

可以看一看我的下一篇文章

【心智精进】低自尊是个怪圈——你不活出真我,人格就会萎缩

标签: 大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