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如果你的社交恐惧症还没好,建议你去练习这2个方法

心理健康 恐惧症 75 0

心理学家:如果你的社交恐惧症还没好,建议你去练习这2个方法

关于我

患上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余光恐惧、声音恐惧、动作恐惧)已经有10年了。说起来平常人很难理解,甚至会认为我就是一个“奇葩”。没错,因为,我都是这样认为我自己的。但是我也不想这样,各种恐惧就是不由自主地控制我,让我身不由己。

10年来,我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孤独、不被理解、恐惧、斗争,内心的痛苦、煎熬,我想很多人一辈子加起来也抵不上我一年的痛苦。

我的症状

一直活在别人抖腿、咳嗽、甩头中的关注及痛苦中不能自拔。一出现这些动作,就感觉别人很不友好,久而久之,即使别人只是因为感冒而咳嗽,或者脖子酸而甩头也会让我感到不友好,就像同样得过强迫症的李宏夫老师在《战胜强迫症》书中讲到的,症状已经全面泛化。

庆幸的是在我就要濒临绝望之时,在一个病友的推荐下我遇到了这本书。通过书中正念“亦止法”的训练逐渐地走了出来。

心理学家:如果你的社交恐惧症还没好,建议你去练习这2个方法

在当时余光恐惧也是我最要命的一个症状。神经最敏感的时候,我的眼睛就会立刻看过去,目光落在对方的眼睛上,这个时候我高度紧张,根本控制不了眼球。喜欢一个人独处,非常害怕别人坐在自己旁边,总是用余光去余人、余物。感觉有人在看我的时候,会心跳加速,走路不自然,总想看别人现在有没有还在看我。

很多时候害怕出门,人多的地方心慌。害怕所有人的目光,怕被别人盯着看,常被人说高冷和冷漠,但是内心深处谁又知道我是渴望与对方交流的。聚会的时候能不去就不去,去了也是尽量隐藏自己等等。

心理学家:如果你的社交恐惧症还没好,建议你去练习这2个方法

让我走出社交恐惧症的两个重要方法

说完我的症状,我想重点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通过正念“亦止法”和“观息法”走出社恐的。

先说说亦止法,这个方法真的是很独特的一种正念平等心培养的训练方法。

用《战胜强迫症》书中的理论来说,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的根本原因就是因敏感、多虑、多疑、完美主义的心理模式(性格)造成的。

而平常心的培养就是这种心理模式的改变。只有当这种心理模式改变了,恐惧症(社恐)、焦虑症、强迫症才能得以痊愈。

用亦止法中的“亦是如此”来不断地描述当下、标记当下的训练,进而让心安住当下,当心专注于当下,就不会陷入妄想、评判。没有妄想、评判,心就会变得平静,恐惧、焦虑等症状就会消除。这一点确实也是在我实际练习中深刻体验到这种变化。

心理学家:如果你的社交恐惧症还没好,建议你去练习这2个方法

再有就是观息法,这个方法我是从《情绪自救》一书中学习到的。观息法内观禅的一种去除心理习性(贪、嗔、痴的执着心)同样注重培养平等心的修法。

这个方法真的是非常殊胜地方,强烈建议病友去练习。就只是观察呼吸的进出,我们就会不断地体会到身和心是如何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痛苦虽然会有,但最大的痛苦是我们心理的执着。如果没有执着,痛苦不会持续影响我们,并且用不了多久会消失。

这也是另一个非常重要实相的体验“无常”。一切皆无常。关于无常的体验非常重要,无常的体验越深刻,平等心就会变得越强,焦虑、恐惧、强迫的心理就会变得越弱。

怎么做呢“观息法”?盘腿静坐,闭上眼睛持续地观察鼻孔的呼吸进出。不做任何的思考、评判,就这么简单。练习中会不断走神,但我们要不断地拉回到呼吸上。强烈建议病友们去练习观息法。

心理学家:如果你的社交恐惧症还没好,建议你去练习这2个方法

结语

曾经的缺陷,现在,变成了我的擅长。社交恐惧症真的太痛苦,走不出来影响人的一生。但是,只要走出来,就是一次破茧成蝶,重获新生。你会比一般的人更加心智成熟,更加勇敢,更加有做事的动力。

虽然,这个症状困住我近10年,错过了很多重要的青春年华。但,现在来看这一切,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我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正因为它,我的人生观改变了,提前明白了很多人可能需要一辈子最后才明白的道理。说涅槃重生也不为过。

标签: 社交恐惧症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