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心理健康 恐惧症 160 0

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文 马路天使

“要让我脱单,大概要等到人家‘入室抢劫’才行。”

小棉发来微信向我吐槽她的“怂包”经历。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帅的男生坐在对面,她有点心动。温柔腼腆的男生,是小棉喜欢的类型。对方还对她友好地笑了一下,小棉感到春风扑面而来。按照正常剧情发展,小棉应该偷偷观察对方并趁机搭讪。

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但趁对方起身去拿筷子的空档,小棉慌忙背上包,端起餐盘跑了。“好气,你说我怎么会这样?就是害怕,也不知道在害怕什么。”从食堂出来,小棉后悔了。

小棉是一名马上毕业的研究生,母胎Solo,自我定义是“爱情怂包、恋爱恐惧症患者”。

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嘴上喊着想谈恋爱,心动上却拒绝爱情。/Unsplash

这不是小棉第一次临阵脱逃。曾经她在学校活动中遇到了一位学长,几个月的时间,因为一些课题研究,两人逐渐熟悉,聊得投契。

2018年跨年夜,学长约小棉去看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那是两个人都喜欢的导演,之前他们聊了不少毕赣的另一部电影《路边野餐》。

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小棉答应了这次见面。这是他们第一次非公事会面。那一天,一大早醒来的小棉开始感觉到心里沉沉的,格外不安。那天刚好没有课,她有意给自己安排了各种事情,先是洗床单、晒被子、打扫宿舍,然后约了在城市另一端的朋友吃午饭。她刻意不让自己想起晚上的电影之约,可是越这样,她心里越焦灼。

吃完饭,朋友拉着她逛街,她没有拒绝,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最后她“不小心”错过了电影。她松了一口气。后来学长还约了她几次,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小棉当然也渴望爱情,她很喜欢歌曲《有人共鸣》,“或许只得你共鸣,可歌可泣的感性”。她一边感慨“世界上可爱男孩太少了”,却一边鬼使神差地拒绝好不容易遇到的心动对象,甚至还没开始就逃跑。

一遇到心仪的对象,小棉就开始自我怀疑:“我有足够的好运气可以拥有一段长久的爱情吗?对方真的有那么喜欢我吗?”

八字还没一撇,她就开始想象以后的种种困难和麻烦。“毕业后我们就不在一个城市了,我不知道要不要回老家,未来太渺茫,还是算了。”

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英剧《伦敦生活》

充满未知的恋爱令小棉感到不安。看到别的情侣因为小事吵架或者社会新闻里的婚姻暴力,她都会自动把这些归到“不能恋爱的理由”的合辑里。

“恋爱太恐怖了”,小棉因此一再单身。

小棉也暗恋过几个男生。从上小学开始,小棉就有过心动的对象,但从来没有表白过。一旦喜欢一个人,小棉经常会默默观察对方的朋友圈动态,把对方的微博挖出来,通过微博顺藤摸瓜摸清对方的人际关系,甚至找到对方的暧昧对象。

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日剧《风平浪静的生活》

她观察着对方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举一动,想象着喜欢的人的生活和性格,却从来没想过主动迈出一步。王菲有一首歌叫做《怀念》,那是小棉的暗恋之歌。

推辞每次/真实的相聚

困着自己/渴望着你的消息

沾沾自喜/拒绝的魅力

也许喜欢怀念你/多于看见你

我也许喜欢想象你/多于得到你

小棉觉得自己过度理性,在爱情来临之前就敏感地去想如何全身而退,而暗恋是最方便撤退的方式。

有时候,小棉会想起自己二十几年来离爱情最近的一次。高中的时候,关系不错的男孩向她表白了。她一直躲着,甚至逐渐反感这位男孩。

上大学期间,有一次回家参加同学聚会,她又遇见了那个男孩。时过境迁,男孩的心境早已改变,小棉却发现自己好像喜欢上这个男孩了。

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爱情来临的时候。/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

一旦发现对方喜欢自己,小棉就觉得好像没那么喜欢了。“难道自己真的是个自虐狂?”

这么多年来,与恋爱绝缘的小棉发现,自己好像渐渐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的样子。她自给自足、非常独立,却免不了经常感到孤独,“感觉到自己的心坚硬得像石头,是由日久天长的孤独结晶而成的”。

大多数时候,她告诉自己:“人需要恋爱感,恋爱感却不一定来自一个特定的人,一朵云、一束光、晚风、星辰、朝阳、落日、午后的小猫、好吃的甜品……”

恋爱恐惧症患者:遇见心动对象我就逃跑

没有爱人的日子里。/日剧《风平浪静的生活》

“万事万物都可以带来恋爱感。”

标签: 爱情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