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三大神经精神疾病要找准治疗目标

心理健康 心理知识 52 0

当前,神经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大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和复发率较高,就诊率和治疗率偏低,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日前,“2019中国神经精神疾病高峰论坛”在京举办,300余位中国神经及精神疾病领域的专家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强调,要找准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这三大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目标。会上,2019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周(CNPDW)正式启动,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关注神经精神疾病。

抑郁症治疗的目标是全面缓解症状,恢复社会功能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异质性精神障碍疾病。该病不仅表现出情绪症状,还会产生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反应速度等缺陷,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进而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施慎逊指出,抑郁症治疗的目标是全面症状缓解,恢复社会功能。

“目前抑郁症治疗依然充满挑战。”施慎逊表示,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残留症状多,这些导致了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不佳。所以在抑郁症治疗早期,就应该关注情感、认知、躯体症状的全面改善,尤其是认知症状的改善,这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和减少残留症状意义重大,有助于患者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据介绍,抑郁症治疗需要有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维持期治疗。急性期通常是指抑郁症第一次发生时期,治疗8到12周,主要的目标是快速地控制症状。症状3个月治疗好了以后,绝大部分患者都需要巩固治疗。巩固治疗比较好的时间就是半年,初发可能考虑逐渐减药;如果是反复发作的,就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现在至少要一两年以上。抑郁症是一个复发率很高的疾病,对反复发生的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施慎逊强调,抑郁症治疗过程要特别注意患者体验,在不同的就医阶段,除了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治疗信心外,也要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期抑郁症的治疗药物主要关注情绪症状的改善,近年来抗抑郁药的研发不断升级,目前已有药物可全面改善认知、躯体和情绪症状。因此,在不同时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最常发生在超过65岁以上的人群中。我国作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较快的国家,疾病的沉重负担可想而知。据统计,目前中国约有7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定向障碍等认知功能受损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症状。除此之外,还要高度关注患者的精神行为,比如是否有妄想、幻觉、淡漠、焦虑等症状。精神行为症状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难以照顾,加重照料者的负担。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延缓疾病发病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而妥善解决精神行为症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贾建平说,坚持用药治疗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延缓病情的发展,规范的治疗还可减轻患者及其照料者的负担。

此外,贾建平提出,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理念。“要知道,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预防的,所有脑血管病的危害因素都是它的危险因素。因此,如果危险因素得到预防,就可以减少5%到10%的患病率。”

帕金森病的运动并发症是药物治疗难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式

帕金森病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的发生率为1.7%。随着帕金森病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易出现合并焦虑和抑郁,其高致残性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增添看护负担。

上海瑞金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陈生弟介绍,虽然目前还没有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但利用综合治疗手段,能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显著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据了解,药物治疗是目前最成熟、使用最多的治疗手段,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在疾病早期,药物治疗疗效显著而持久,这种恢复正常的状态被称为“蜜月期”,一般可维持3年至5年。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运动并发症,如症状波动和异动症。陈生弟说,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运动并发症的关键。早期识别运动并发症并及时调整治疗方式,可最大化延长帕金森病的药物“蜜月期”,缓解运动并发症的症状。在药物的选择上,可选择能缓解运动并发症的药物或联合用药,从而进一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运动并发症。(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田雅婷)

治疗三大神经精神疾病要找准治疗目标

2019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周(CNPDW)启动现场。李蕾摄

标签: 精神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