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的药有哪些作用?

心理健康 抑郁症 62 0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境障碍,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食不知味、暴饮暴食、过度睡眠、睡眠障碍、脾气暴躁、兴趣丧失、注意力涣散、找不到自我价值、惊慌失措、焦虑不安、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全身乏力、精疲力尽、全身疼痛等,与普通人相比,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挥之不去,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抑郁症病因未明,通常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人体激素水平改变、肥胖、对外界刺激耐受力降低、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抑郁症的诱因。

抗抑郁的药有哪些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抗抑郁药主要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抑制剂,如文拉法辛、米氮平等。这些药物短期使用可有效控制抑郁症相关症状,长期维持治疗可预防抑郁症复发,表现为抑郁发作越来越少,每次发作之间的间隔越来越长,症状越来越轻,但是抑郁症的复发率可高达50%,因此,即使抑郁情绪稳定好转后,也应该继续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建议首次患抑郁症的患者,至少坚持用药半年至1 年,如果1年出现3次以上抑郁发作,建议坚持服药数年或更长时间,甚至终身服药。

当然,除治疗作用外,这些抗抑郁药还有一些副作用,常见恶心、呕吐、口干、消化不良、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通常与用药剂量相关,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饭后服药,可预防胃肠道反应。此外,性功能障碍也是抗抑郁药常见副作用,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射精延迟等,无法耐受的患者应减量或停药。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突然停药可引起焦虑、失眠、头痛、震颤、眩晕、感觉异常等停药反应,多为自限性,一般2-3周可自行缓解,逐渐减量停药可预防。

总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病因未明,临床上常用的一线抗抑郁药可有效控制抑郁症相关症状,坚持服药可预防抑郁症复发,降低发作频率,大多数患者应坚持服药,此外,抗抑郁药还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性功能障碍和停药综合症等副作用,应注意预防。

参考文献:

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06)

标签: 抗抑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