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心理干预与疾病的防治养》

心理健康 抑郁症 157 0

  中医理论,最起码从《内经》开始,就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因素”与人体躯体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还意识到了心理疾病可以看作是躯体疾病的诱发因素和前期阶段。这也决定了中医治病,历来都是把人体的心理调理与躯体疾病作为一个统一体系来看待的。比如《内经》理论,一方面在对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也重视对患者心理的调理与疏导,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内经》还明确意识到,在人体身心疾病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始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也是疾病治疗的重点。而在中医养生方面,《内经》也把诸如“养神”、“调神”等“心理因素”作为养生保健的首要条件;加之《灵枢·本神篇》篇首所提出的那句“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学术观点,则更加彰显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与保健养生等方面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其实现代医学在这方面也一样。研究认为,人类几乎所有的疾病,原则上都属于身心疾病,也就是说,都表现有社会心理因素参与其中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综合医院也都相继成立了诸如“临床心理科”等等性质的科室,其工作主旨就是专门对临床各科室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调理。

标签: 干预 防治 疾病 心理干预 心理 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