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情感冷漠症——破坏婚姻家庭的杀手!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106 0

最近一则男子杀妻骗保新闻让人感到非常痛心。

天津人张洁与丈夫张轶凡去泰国吉普岛旅游期间被丈夫张轶凡残忍杀害。泰国警方还原当时的案发经过:在普吉岛的度假酒店,经历激烈反抗后,张轶凡从背后掐住张洁的脖子,按进冰冷的泳池里。挣扎中,张洁的几个指甲盖都掰折了。张洁的尸检报告显示,“臼齿部位有手指刮伤,脖子、胸部、手臂均有伤口,眼膜,脖子、胸部有出血点,两边胸口部肌肉有淤青,第5根肋骨折断,肚子里有出血,肝有淤青并且撕裂,脾及肾两边有淤血。”这意味着死之前,她经历过丈夫的极端暴力。同时被发现张轶凡曾为妻子买有3300万保单,受益人均是他本人。据媒体报道张洁家境富裕,结婚期间父母陪嫁80万,张轶凡家境也不差。2人就算不工作,钱也够他们花一辈子了,婚姻中张洁父母对张轶凡也当自己的家人一样,吃饭从来不要其给钱,孩子也帮着照看,这次去泰国旅游其父母还拿出一万元给他们花,并说什么都不要帮我们带,你们玩开心就好。张洁本人为人善良,处处也是让着丈夫,钱财由他管着。

本来一赃美满的婚姻确以这样惊悚的方式结束,其行为令人发指,善良的人为何确遭如此对待。

婚姻中选择另一半人品多么重要,但是人品不是短时间内能发现的。

张洁曾经跟同学诉苦,“这段婚姻可能已经要到尽头了。”但她总是还想再挽回一下。她曾经说起过丈夫张轶凡发起脾气来变化特别大,连他父亲都管不了他。她还说过,张轶凡有一次发脾气,把自家汽车的挡风玻璃都砸了。

张轶凡暴躁冷漠的性格为他杀妻埋下了伏笔。

心理学:情感冷漠症——破坏婚姻家庭的杀手!

情感冷漠型人格是婚姻的杀手

情感冷漠型人格有2种类型:一种是“生理性的”这种人对情感欠缺反应、迟钝,对人对事无兴趣、无责任感、不会关心人,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和最亲近的家人也无法建立起真实的、更深刻的情感依赖,这种生理冷漠的人天生皮肤温度低、心跳速度慢:另一种表现是以折磨和杀人为主要行为,对自己行为无羞耻感无道德感,表现为明显的反社会人格障碍。

选择这种人作为婚姻伴侣是婚姻不幸的源头。

上述案件中据张洁家亲戚回想各种细节,证明张轶凡极端冷酷和危险。

一次一岁的宝宝头撞到门上,躺在地上一直哭,但张轶凡无动于衷,继续躺在床上玩手机。

张轶凡在回国后,告诉张洁父母,张洁死亡的消息后,所有的人都没吃饭,只有张轶凡吃得最多。

再来看另一个案例:上海杀妻藏尸案朱晓东因为与妻子争执而残忍杀害妻子,并藏在冰箱106天,期间朱某拿着妻子手机、存款和信用卡到处旅游,并以妻子名义发朋友圈,制造其还活着的假象。朱某从小父母离异,行为另类,喜欢养蜥蜴、蛇、蜘蛛、青蛙等冷血动物,这些动物以老鼠为食,朱某甚至在家里开辟一块区域专门养鼠。喜欢纹身,喜欢泡夜店,爱吃大蒜,种种迹象表明朱某为情感冷漠型。

心理学:情感冷漠症——破坏婚姻家庭的杀手!

情感冷漠型与幼时家庭、社会都有很大关系:

目前心理学界有一个最大的担忧是网络和电脑中成长起来的人可能更容易患情感冷漠症,在网络和电视中长大的孩子,兴趣都转移到网络和电视中去了,而在现实中表现为缺乏责任感、缺乏亲情和爱。

幼儿时期生长环境也会造成情感冷漠症:

1. 老师的偏爱和某些言行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幼儿园老师对部分孩子偏爱,导致另一部分孩子受冷落而感到自卑忧郁,久而久之形成独来独往的性格,不愿意参与游戏,不愿意听课。

2. 老师的不良情绪对儿童造成影响: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老师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有些孩子因为老师情绪不稳定而产生惧怕心理,不愿和老师呆在一起。

3. 幼儿园一些活动影响儿童情绪:幼儿园有时开展一些难度较大的、进度较快的活动,一些发展慢的孩子不能适应常常感到失落、失去信心,从而对活动不感兴趣,长期下来就不愿参与集体游戏,不愿与同伴游戏活动。

家庭因素导致的情感冷漠

1.独生子女教育不当容易造成情感冷漠,在独生子女家庭,对小孩过于宠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形成冷漠心理,一不顺心就大吵大闹,,长此以往形成情感冷漠,没有爱心、责任心,不善交往等症状。

2.离异家庭容易造成孩子情感冷漠

受传统观念影响,单亲家庭孩子往往产生自卑心理,觉得低人一等,错误的认为很多东西与自己无缘,因而参与性差,主动性低,形成内向性格,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发展成心理障碍,情绪不稳,孤僻、冷漠、甚至心理变态、精神扭曲。

3.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吵架家庭不和睦

父母整体吵架,孩子容易形成暴躁如雷的火爆性子,要么形成孤僻冷漠的傲性子。

4.隔代教育容易造成孩子情感冷漠。

中国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老人家带小孩对孩子特别宠溺,比如孩子摔倒,奶奶说的是:哎呀,这石头不好,把我孙子摔到了,还踩一踩石头说,石头不好,小孩当时是哄住了,注意力转移了,但久而久之,容易养成遇到事情就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不对,自己没有不对的性格。

近期,湖南沅江市发生的一起12岁少年杀母案,震惊全国,该少年杀害母亲后的冷静镇定及冷漠无情让人后怕。

六年级的吴某康,因为在家偷偷抽烟,被母亲发现,气愤的母亲拿起皮带就对吴某一顿狠狠的抽打。结果他直接与母亲动手,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对母亲疯狂砍了20多刀,导致母亲当场死亡。

母亲死后,吴某康没有一点慌张。

将弟弟哄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把刀扔进鱼塘。

并代替母亲接了若干电话,代替母亲回复微信,并以母亲口吻向班主任请假.......

直到警察到来,吴某康还在现场笑着,问他为什么杀母时,他神情淡然回复一句说:我就是恨他她。

这种扭曲的心理和强大的承受力,让人毛骨悚然同时也不禁让人深思。

我们来看看他的成长环境:

吴某康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从小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对他非常宠溺,形成他性格非常叛逆。

父母错过了孩子所有的成长期。

直到两年前母亲回家生二胎,吴某康才搬去和母亲一起住,母亲才发现吴某康有很多不良习惯。

偷钱、打人、爱玩手机、不听话、逃课.......

面对如此叛逆的孩子,作为母亲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她严加管教,经常狠狠动手打他。

一面是溺爱,一面是暴力,造就了悲剧的发生。

心理学:情感冷漠症——破坏婚姻家庭的杀手!

解决情感冷漠症成为社会一大关注的问题:

1.首先要建立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热情、善良的品质。与孩子一起多看看富有教育意义的爱的电影和书籍。

2.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让他们感受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

3.多阅读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作品是培养孩子情感的方式之一,培养孩子阅读、欣赏的能力。

4.让孩子喜欢听音乐。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智力的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让孩子受到音乐的熏陶,感受这种美,会让孩子心中更有爱。

总之,人之初、性本善,在成长的过程中多给予孩子一些爱的教育,远离情感冷漠症!

心理学:情感冷漠症——破坏婚姻家庭的杀手!

标签: 婚姻家庭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