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56 0

来源:东阳市人民医院

术前检查揭开大爷秘密今年64岁的刘大爷最近心脏不舒服,来东阳市人民医院检查出心脏有动脉瘤,跟家属商量后,医护人员很快给办理了住院,准备做手术。

年纪大了,身体上毛病不少,近几年刘大爷也动过几次手术。所以刘大爷也没放在心上,在医院里安心接受各种术前检查。

可是这次,刘大爷摊上大事儿了。

他被检测是HIV阳性,也就是,染上艾滋病了……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所幸,老伴的检查结果是阴性。

据了解,刘大爷的子女都在外地居住,一年前老伴去女儿家帮忙照顾外孙了,这期间刘大爷一直独居。

面对这样的结果,老伴气得压根不想说话,刘大爷则支支吾吾不想细说。

几天后,心脏手术顺利完成,但刘大爷的生活恐怕再也平静不了了。

艾滋病,老了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体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艾滋病主要通过母婴、血液、性交三大途径传播。

艾滋病的科普千千万,但我国有2.6亿人永远被自然而然排除在“可能感染”的范围之外

——老年人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然而,“匪夷所思”的新闻一次次告诉我们

老年人跟艾滋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全球范围来看,老年人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占比在不断攀升。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图为1990-2016年全球老年HIV感染者数量变化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的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1.3万例,是2010年的3.6倍。

2018年11月,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布了当地老年人艾滋病病例相关信息,称“杭州50%的老年病例是近三年报告的”。

欲望,永不衰老报告进一步解释:老年男性人群感染艾滋病,主要通过婚外异性性接触——也就是嫖娼。而老年女性人群感染艾滋病,主要通过婚内性行为。

也就是说

老头更容易主动“乱来”,而老太们大多是受害者。

在我国,60岁以上感染艾滋病的老人中,因低价暗娼感染艾滋病的,占很大一部分。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这样的服务暗藏在城市和乡镇的各个角落里,廉价,易获取,受众群体更多的是老年人。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新闻截图

嫖娼、缺乏相关管理意识的养老院、不正经的广场舞团、“特殊”保姆……老人的性接触远途径远比我们想的要多。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新闻截图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微博截图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新闻截图

任何成年人你情我愿的性行为并不羞耻,但高危性行为确实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

在大多数老人的认知里,避孕套就是单纯避孕的,所以不再有“造人”能力的他们在发生性关系的时候,几乎不会使用避孕套。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2013年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发表的《低档场所嫖娼的老年男性 HIV感染与滥用性药等危险因素分析》调查了414位男性样本,结果显示,在进行商业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46.62%,有时使用的占 49.52%,每次都用的占仅占3.86%。

下半身,下半生如何预防艾滋病,早就不是专属年轻人的知识,它应该被更大范围地科普,走进每一个年龄层的生活中。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科学预防艾滋病,是一个值得“敲黑板”的事儿。

01、正确使用避孕套

欲望既然真实存在,那为了家人和自己的身体健康,老人们要学会正确处理。

进行性行为,无论年纪多大,都要科学使用避孕套。

避孕套的作用远不仅是为了让女性不怀孕。

使用避孕套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性传播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正确且不间断地使用乳胶避孕套可使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风险降低80%~95%。

02、加强道德约束

中国长期处于父权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毒瘤给了男性极其宽容的成长环境。

一个男孩到男人,男人到老人的过程,从来不会有太多人苛求他在两性关系方面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嫖娼在国家层面是违法的,但在社会层面,却一直被视为“不太严重”的错误,甚至男性群体内都不觉得是错误的行为。

被忽视的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生理需求,艾滋病正“乘虚而入”

但是无底线的宽容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有目共睹。

男性加强道德约束,洁身自好,不进行婚外性行为,高危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能让自己和家人远离艾滋病。

03、子女请正视

艾滋病的“去歧视”任重道远,老年艾滋病更是如此。

在老人已经患病的情况下,切勿因羞耻隐瞒事实,子女及家人一定要让老人及早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在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情况下,老年人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子女还是要更多关注老人的心理,正视老人各种正常需求的存在,多引导、多沟通。

标签: 中老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