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影响注意事项(转载)

心理健康 抑郁症 101 0

抗癫痫药物影响注意事项(转载)

  大多数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均可降低癫痫发作阈值,二代药物诱发癫痫风险更高,一代中的氯氮平也有较高风险,且与肌阵挛性癫痫有关。

  不同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不同。研究发现,使用氯氮平和奥氮平时脑电图异常的风险最高,利培酮居中,洛沙平最低,临床因素如高血压和年龄增加与脑电图异常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抗癫痫药在治疗癫痫时都可对情感和行为及脑电图产生影响。氨己烯酸(不可逆性GABA抑制剂)、唑尼沙胺、苯妥英、扑米酮、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被证明可升高精神障碍风险。

  表现为慢性发作间期精神病的患者中,有15%在未使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病情自动改善;也有研究显示,早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减少发作间性精神病的持续时间。

  相同剂量的药物对减少癫痫发作与诱发精神症状之间具有矛盾性,因此针对这一患者群体开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需充分说明利弊,得到知情同意。

  加强社会心理干预和心理教育(如讨论癫痫发作和精神障碍的关系、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等)。

  充分考虑精神药物与抗癫痫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卡马西平是一种酶诱导物,可降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丙戊酸钠被当作心境稳定剂与作为抗癫痫药物的拉莫三嗪合用时,拉莫三嗪的剂量应减少50%(丙戊酸可诱导促进拉莫三嗪代谢的UDP葡糖醛酸转移酶)。

  一些学者发现利培酮降低癫痫发作阈值风险相对较低,较为安全。丙戊酸和拉莫三嗪联用抗癫痫可引起精神症状。

  抗癫痫药和抗精神病药物应低剂量起始,缓慢调整剂量,对任何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进行严密的监测。(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 / 张光明,欢迎转载)

标签: 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