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应该放大自我,还是应该消除自我——看佛教如何看待“自我”

心理健康 72 0

  佛教指出,人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执著于“自我”。然而西方却认为,发现、强化自我和认同,是通往成功与快乐之道。佛教是如何解释“自我”的呢?

  佛教用三种方式来看待自我,也就是:小我、大我、无我。大多数人把日常的自我当成真正的自我,果真如此,就不必修行了。一般人通常所认为的自我,就是佛教所说的“小我”,那只是我们为了回应外在环境的捏造出的名字和观念。自我会使我们不断评量自己的感受并加以判断:“这是我的城镇、我的朋友、我的配偶、我的处境、我的观点、我的感觉。”小我便来自这些过程。自我存在的观念来自与外在环境(周遭的人与事)以及内在环境(身体、感情、思想)的互动。我们时时把对于自己的评量串连起来:“今天早上,我觉得充满着活力去上班;下午回家觉得很疲倦,但做了些家事;晚上想要有人作伴,就参加了个众会;睡觉前,我会想想明天的计划。”我们从这些连续不断的评量中,创造出虚幻的小我。

  功成名就的人,对于存在和权力有很强烈的感受。如果他们不断地成功,就会一直强烈相信自己的存在。但这种自我感不管多么强烈,都还只是停留在小我的境界。但这种强烈的自我感已属于不寻常。大多数人并不是经常觉和自己有个固定、集中的存在和性格,他们对自我的观感即不强烈也不集中。打坐则能帮助人培养冷静、澄明以及内在的决心,因此可能发展出较强烈的小我感。

  “发现自我”通常意味着发展出强列的小我感,这并不完全是西方的思维方式,而是人类所共有的。若是没有来自强烈自我感的那种意志力,人们的成就会是有限的。禅修开始时,用的是建立强烈的小我感的方法。之所以称为小我,是因为没有真正、持久的东西让人来掌握。小我来自时时的判断,但我们并不是经常觉察到自已的评价,自我的观感时时在改变。

  大我似乎肯定了一个永恒不变的本质,中国哲学称之为“理”。另一个有关大我的看法来自精神的经验,在禅定以及其他的灵修中,人们能感受到一种绝对的、不变的精神自我。在这种时刻,似乎所有的存在的都远离了,而个人的真性维持不变,仿佛个人的本质就是一切事情的基础,甚至就是一切事情的本身。

  无我的观念更难掌握。佛教并没有说“小我”和“大我”不好或不值得,只不过由于小我和大我都有执著,而只要有执著就不能真正得到解脱。无我就没有执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得到解脱,一切都不复存在。在解脱之后,智慧与功德继续存在。同样的,在体会到无我的经验之后,人生继续存在,依然有事要做。然而为了达到无我,必须从头开始学习,也就是从发展强烈的小我感开始。

标签: 佛教如何看待抑郁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