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名青少年就有1名抑郁!为何抑郁症仍普遍被大众误解?

心理健康 28 0

本文章节:

01、一名抑郁症高中生的自述

02、对抑郁症的常见误解

03、精神障碍的科普知识应该高效

今年“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即将到来。上个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今年我国的节日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并要求各地开展相关宣教工作。

每5名青少年就有1名抑郁!为何抑郁症仍普遍被大众误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最新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7.4%。

换言之,大约4到5名青少年中,就有1名出现抑郁症状。

而国内儿童的抑郁检出率目前仍缺乏大样本数据。根据抑郁检出率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规律,儿童的抑郁比例应该会略低一些。

这么严峻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早就引发了国内各界人士的关注,包括这个青少年群体本身。

01、一名抑郁症高中生的自述

最近,一则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短片火了。短片名为《灯火之下》,是由3名人大附中的高中生制作完成。

短片采访了一名正患有抑郁症的高中女生纯子,她面对镜头说出了患病经过、感受,以及不被父母、老师和同学所理解的痛苦。

采访者问,你是怎么患上抑郁症的?

纯子的表情有点迷茫,说不出具体的节点,只想起来一开始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都比较大,家庭里的氛围也不是很好,遇到很多问题,所以心情不好。

但后来她心情不好的时间越来越长,压抑越来越难排解,有时会因为一件小事心情低落1、2周,会因为丢了一支笔大发脾气。

接着她还出现了躯体症状,消化不良、头晕;到后来,“已经不是说生活中心情好不好了,而是心情不好就是全部的生活了”。

随着病情越来越重,到临近她去医院求助前的1个月,纯子出现了严重的失眠,每天凌晨4点半才迷糊地睡着,6点又得爬起来上学,在学校里精神非常差,上课就趴在桌子上半梦半醒地发呆。

即使下午5点放学回家,纯子也睡不着,躺在床上发呆5、6个小时,有时中间会哭1、2个小时,晚上继续失眠的循环。

在长期睡眠不足、情绪压抑的状态下,纯子出现了精神涣散、注意力严重下降的症状,走在路上容易摔跤、崴脚,过马路还来不及躲车,什么事都不想做,脑子里也会蹦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而且会认真地去思考那些想法,“很可怕”。

眼看撑不下去了,她终于去医院确诊了抑郁症,医生开了一袋子药,其中就有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用药舍曲林。

采访者又问,患上抑郁症后,有没有受到过周围人的不理解?

这次纯子非常确切地说,“有啊!”

比如她向老师倾诉,说自己很难受,活不下去了。老师回答:“小姑娘花样年华,有什么活不下去的,操场跑两圈就好了。”

比如她告诉父母确诊的消息,父母也不是很能理解,“他们不能理解我为什么得这样的病”。

比如她因病在家休息时,班级的流言蜚语也传到她耳朵里,有些同学说她就是想躲避考试、想偷懒、戏多,“还挺伤人的”。

纯子说,她作为抑郁症患者,深深地发现大家对这个疾病的认识和科学知识还不够。而且相比之下,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其它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承受的误解和歧视更多。

“精神疾病更多的是一个无形的较量,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患者、医生、亲人、同事、朋友,都可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希望大家可以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同时少一点质疑,多一分陪伴……同时,呼吁媒体多宣传和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少一些营销”。

02、对抑郁症的常见误解

虽然这个12分钟的短片算不上制作精良,内容不算详实,但考虑这是4名高中生制作完成的,关注的又是重大社会话题,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尤其是受访者纯子。很少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愿意直接面对镜头;即使有,大多也是康复者,精神心理已经恢复了基本健康。

可纯子接受拍摄采访时仍在服药,甚至可能处于休学时期;她愿意站出来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和真实状态,愿意承担短片可能会带来的、更多的流言蜚语和心理压力,这已经不是勇气可嘉那么简单。

纯子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能让抑郁症群体的心声被更多人听到,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家人、老师和同学。这是她愿意直面镜头的动力,也是3名高中生制作短片者的初衷。

确实,如他们所发现的,大众对精神心理障碍的了解仍然很少、很肤浅。就像纯子所说的,“感觉他们更多的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这个东西”。

正因为大众不了解,就很容易会在无知中、不知不觉中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这会加大患者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及时就医和康复,病患群体就会越来越多,构成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大,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安定,这会对每一个人都产生负面影响。

每5名青少年就有1名抑郁!为何抑郁症仍普遍被大众误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就从初衷和立意来说,这个短片的拍摄和传播是非常有意义的。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关心重大社会话题,也很高兴看到有抑郁症患者愿意站出来发声。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出我们国内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和意识的进步。

不过,从专业角度来看,短片传递出来的一些信息并不那么科学,有一些甚至可能有误导性。当然,这不是短片制作者和纯子本人的不足,而是他们在了解抑郁症的过程中,接触到了一些不科学的信息。

比如纯子说自己曾对父母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状态,但父母难以理解。她认为这是因为当时被病控制了,那些想法都是病态的,所以别人很难理解。就像有个比喻“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一些病态的想法就像感冒打喷嚏一样,是症状。

这个关于抑郁症的比喻确实非常普遍,网上搜一下随处可见,纯子可能就是在这过程中接触到的。但我们之前的文章和视频分析过,这个比喻并不恰当。

将抑郁症比喻为感冒,虽然可以减轻部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也可能可以减少外界的歧视眼光,令更多人用平常心对待。

但感冒和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相差甚远,普通的感冒人体可以自愈、抵抗。但大部分抑郁症则不能,如果任由其发展还会严重危及生命。

所以这个比喻反而会让大众轻视了抑郁症的严重性,以为这个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容易治愈。

遇到抑郁症患者久治不愈时,身边人可能还会疑惑、急躁,“不是说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吗?怎么还治不好呢?你怎么就是好不起来呢?”这不一定是指责,但抑郁症患者听了,很可能会深深地自责。

另外,还有一个很常见的比喻“抑郁症是心灵的癌症”也非常不恰当,这夸大了抑郁症的严重性,将其等同于不治之症,令人谈抑郁症色变,这也是不科学的。更何况,现在很多癌症已经不是不治之症了。

还有,短片最后部分应用了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话,她说,“其实精神疾病就是一种普通的疾病,患者不是因为自身的缺陷,比如心理承受能力差,或者不够坚强等等,才会患上疾病的,并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所以不能因为他们得病,而去责怪他们”。

这段话的初衷是好的,是呼吁大家客观、理性地看待这类障碍,不要指责、歧视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但这段话的内容不够科学,而且可能令人难以信服。

大众理解的“普通的疾病”一般指常见的躯体疾病,比如上文说的感冒,还有呼吸、消化、内分泌、骨骼等方面的疾病。病因一般很明确,就是生物学层面的因素导致。

而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主流精神医学认为它的病因不明,虽然有相应的诊疗体系和经验,但对比起普通的躯体疾病来说,抑郁症的诊疗有效率仍很低。这也是很多抑郁症患者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说抑郁症是一种普通疾病,这也很可能令人轻视了抑郁症的危害,对主流精神医学的治疗效率过于乐观。

而且这种说法容易令人认为抑郁症的病因就是生物学层面的因素,跟患者本人的特点完全无关。但现在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形成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成长经历和慢性应激的影响。

而且,很多患者家长也会反问:很多孩子遇到一样的现实难题,他们都挺过来了,可为什么我的孩子就精神崩溃了?这不就是个人承受能力、抗压能力的区别吗?

所以,短片中心理咨询师的那段话说得并不科学。更准确的说法是,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抗压能力确实有可能弱一些,遇事容易灾难化思维,缺乏积极、健康、有效的解压方式,这正是我们需积极引导的地方。

但我们不能因此指责他们,因为他们的这个特点是有更深层次原因的,是外界很多因素造成的,他们也是受害者。

根据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的临床深度心理干预发现,抑郁症的主要根源是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个体不断的自我否定所导致的。

而叠加性心理创伤来自于家庭、学校、互联网、社会等方面,是多因素的结果。所以这当然不能说是患者的错,主要是后天成长环境的问题。

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外归因,也要引导患者看到自己目前的不足,加强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改变。只不过要用科学、合理、尊重患者的方式去引导,而不是好心办坏事,造成了二次伤害。

纯子在最后说,“更多的时候,精神疾病患者不需要解决方案,而需要你静静地守着,告诉他们,我还在”。

她的意思可能是,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来说,当他们难过、哭泣、倾诉的时候,其实是想得到别人的陪伴、支持和理解,而不一定是能解决现实难题的具体办法。

对于普通人来说,比如患者的朋友、同学来说,确实是这样,我们无法提供专业、深入的实际建议,能提供的最好的就是陪伴和倾听,暂时缓解患者的压力。

但对于患者的家人来说,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千万不要以为陪伴和守候就够了。我们一定要反思孩子遭受过哪些叠加性心理创伤,想尽办法去修复,尤其是要反省自身对孩子造成过的伤害,弥补这部分创伤。

待孩子的负性情绪明显缓解,认知恢复一定的理性后,父母还可以作出积极的引导,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哪些错误的认知,加强自我觉察能力。

03、精神障碍的科普知识应该高效

综上可以看出,短片里的纯子、心理咨询师,还有负责制作的3名高中生,虽然他们呼吁加大对精神心理障碍的科普力度,但其实他们也有一些不科学的认知。

这些认知可能来自于网络信息,或者来自于相关的培训,甚至来自于精神科大夫。作为大众,很难分辨这些信息是否科学。

那么问题来了,精神心理障碍的科普工作的确很重要,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及其父母的科普,可是由谁来科普?科普的知识是否科学?提供的建议是否高效?

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精神心理障碍涉及到的学科领域来说,最好的科普者是至少同时有精神医学、心理学双重背景的精神科大夫,如果还有教育学的知识背景,自然更佳,也就是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大夫。

每5名青少年就有1名抑郁!为何抑郁症仍普遍被大众误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这些大夫学习的心理学知识也必须是科学的,比如认知行为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而不是难以被科学证实的、逐渐被摒弃的精神分析流派。

而且科普时,要尽量提供高效的建议和信息,而不是照搬教科书、研究文献上的资料。

现在网上很多科普知识就是如此,虽然说不上不科学,但非常低效,不能让大众对精神心理障碍有深入的理解,也不能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总的来说,目前高效的、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仍然非常稀缺。

如果以上要点做不到的话,那可能就是打着科学的名义来科普不科学的知识,这反而会加深大众对抑郁症的误解,不利于国内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所以,换个角度看,我们大众去了解科学精神心理学的知识时,也要注意看清楚知识的出处,到底是谁在科普,他们说的话应该怎么看待。而且,我们要具备宏观、大局的思维,不要只看某一个因素或方面。

比如抑郁症病因里的遗传因素和神经递质学说,大量研究认为这确实对疾病的发生有影响。这些结果都是经过验证的、是科学的。

但如果我们多看看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慢性应激假说、病理性记忆、心理创伤的研究,就会发现遗传因素的影响其实很微弱,而神经递质学说只是中间环节,不是根源。

我们就容易对抑郁症得出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概念,有利于免于恐惧,找到正确的康复路线。

如果国家卫生健康部门能注重上面几个要点,用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去科普精神心理障碍知识;

如果有更多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精神科大夫加入科普行列,更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临床实践和科普;

相信大众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误解和歧视会越来越少,精神医学临床诊疗会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帮助罹患了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早日康复,回归校园;真正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人成才!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症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