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心理健康知识 你了解吗

心理健康 87 0

2018-10-26 12:50 |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陈爱君 黄艳熙 黄果平

2018年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倡导社会关注,提升全民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意识,温岭市卫计局举办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晚会暨社会心理服务宣传月活动,向人们宣传普及精神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人积极做好预防。

这些心理健康知识 你了解吗

这些心理健康知识,你了解吗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心理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间是交互作用的,主要有:①遗传因素;②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③脑外伤或其他因素;④生活环境因素;⑤文化教育因素……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如何区分?

主要依据三个方面:①主客观世界是否统一。如:对面明明没有人,却声称自己看到有个人走过来并坚信看到了,这是幻觉;认为有人要害自己,总是有人跟踪自己,并深信不疑,这是妄想。这些反应都没有事实依据,不被人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②心理活动(主要是认知、情绪和行为)是否协调。表现在内心体验是否与环境一致。如:该笑的场合大哭,该哭的场合却笑,这就是反常、病态。③人格是否稳定。如果一个成年人(18岁以后)突然出现性情大变,如:以前开朗健谈,突然沉默寡言、闭门不出,判若两人,这就是反常,如抑郁症。

●人生不同阶段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婴幼儿(0~3岁)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语言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等。家长可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心理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等,若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孤僻、不合群等。应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其独立与合作能力。

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应引导其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

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大、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等。应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

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心理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不融洽、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等。应了解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

●什么是心理健康服务?

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和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

●心理健康服务由哪些机构提供?

各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包括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办的机构(如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有资质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置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各类院校心理咨询中心、企事业单位设置的员工心理援助相关部门等。

●什么时候应该寻求心理健康服务?

当遇到心理问题经自我调适或(和)亲友帮助后仍未得到缓解,致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时,应尽早到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寻求帮助;当周围的人出现明显心理行为问题或怀疑某人有精神疾病时,应建议其尽早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咨询、检查及诊治。

这些心理健康知识 你了解吗

10月9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大溪中学。 通讯员 陈良婵摄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订运动方案。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做噩梦等。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预防复发。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在用量、适用范围与禁忌、副作用等方面各有特点,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及其他危害。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各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存在普遍规律的同时,不同的儿童在发展的速度、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养育者需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越是早期的发展阶段,对一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就越大。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奖惩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科学引导。养育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成长。养育者要把握好尺度,即要支持引导,又不要急于干预。在儿童发展中,有些“问题”其实是常见的过程,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养育者有时可能会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馈,或向专业人员求助。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老年痴呆主要症状包括:记忆退化乃至影响生活、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难以做出决策、言语表达出现困难、性格发生变化等。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加有益的户外运动、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积极进行社会交往等。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缓心情,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

“六”字防治慢性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病。到底如何有效地防治这些疾病呢?请你记住以下6个字——

1. 知

首先,要通过学习来懂得慢性病防治的各方面的知识。现如今,我们处在信息发达的社会,很多慢性病防治知识参差不齐。相对来说,权威指南、医学教科书、中国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文章和专业医生医嘱就比较靠谱。但再靠谱的平台,有时也会出错,需要多方相互印证。

2. 食

卫生部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制订了“减盐、减油、减糖”计划预防慢性病。但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吃得差一点,而是要均衡营养,各种营养素都要适量摄入。我们可以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来指导我们的饮食。慢性病患者还要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在医生的指导下来制订相应的膳食结构。

3. 动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运动能防治慢性病。但运动要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走路是适合大多数人,容易坚持的运动,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走6000~10000步,运动强度为感觉到微喘,心率为(170-年龄)次/分为佳。运动时还要避免运动损伤,有骨关节疾病及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强度。

4. 查

慢性病是就像蒙住双眼慢慢向悬崖边靠近的过程,你知道惨剧就在前面,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及时体检让你张开被蒙住的眼睛,让你看清楚,你离悬崖有多近,便于及时悬崖勒马。

5. 治

发现疾病还是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危害越少。许多人认为是药三分毒,对长期吃药非常抗拒,就像你已经在悬崖边了,恰巧悬崖边有棵大树让你抱着,你如果还嫌弃树枝树丫会把你的衣服弄破,一松手,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6. 早

对付慢性病要早,早学习、早预防、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在没到达悬崖边就止步,还看够一路风景,岂不美哉!

标签: 什么是心理健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