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六种功夫”将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教育(转载)

心理健康 心理知识 48 0

  承德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行为养成为目标,以“看、听、读、画、唱、做”为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文体娱乐、课外实践等各个环节,通过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一体的教育方式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在“看”上下功夫,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年龄、成长环境、智力特征、接受能力等不同,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为主题,选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等中国近100年来不同发展阶段的图片,装点校园围墙;以反映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体现民族精神的图片,装点楼道、文化长廊等;用学生简笔画、漫画、手抄报、摄影、书法等作品装点操场、餐厅、活动室、厨窗等。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时时刻刻提醒广大青少年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争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追梦人。今年,年初,平泉县黄土梁子初级中学实施了“真情颂党恩 共圆中国梦”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一幅幅图画、一组组数据、一段段记录营造了铭记历史、传承美德、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校园氛围。

  在“听”上下功夫,让好人好事从书中“走出来”

  在课本上读英雄故事、好人好事的基础上,把老师“讲”变成学生自己“讲”,让好人好事入脑、入心。分层面开展班级、年级、校级道德讲堂活动,把讲革命英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承德好人故事作为”其中一个环节,让每一名学生都登台讲故事,让每一名学生在讲中感知英雄的可贵精神、领悟好人的人性光辉,上台者在“讲”中感动,聆听者在“听”中启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举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事迹报告会,让优秀人物的道德光芒、人格魅力激励未成年人行善事、做好人。以“践行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主题,开展市级演讲、讲故事比赛。利用校园广播、德育课播放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让随处响起的好声音入耳、入心,深化青少年对“诚信、友善、文明”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承德市已连续三年开展了“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530名 “十佳美德少年”走进班级谈体会、做报告,各学校掀起了向美德少年学习的热潮;全市八县三区各学校普遍聘请了省、市级道德模范、承德好人担任学校少年队校外辅导员。

  在“画”上下功夫,让民族精神在作品中“长枝芽”

  针对当前青少年迷恋上网、玩手机、打游戏等现象,以培养中小学生健康向上的娱乐情趣为出发点,以“缅怀歌颂先辈圣贤、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现身边的凡人善举、爱祖国爱家乡、畅想美好生活等为内容,采用青少年感性趣、易接受、能广泛参与的方式开展中小学生绘画征集等活动。体裁上以简笔画、粘贴画、板画、油画、国画、版画、漫画、装饰画、素描、水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都能广泛参与。针对当前青少年心气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不良习惯,以中国人写好中国字为出发点,以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书法文化为目标,开展中小学生书法作品征集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学、写的过程,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长河和勤奋不息,孜孜不倦书法修为,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责任意识。围绕清明、春节、端午等我们的节日组织中小学生制做节日小报,通过孩子们搜索传统节日知识、名言锦句、书写绘画等过程,提高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爱国情感。今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全市开展了“积善承德 美德传承”诗文书法画作品征集活动中,20天共收到全市中小学生诗歌作品1024首,散文作品908篇,书法作品956幅,绘画作品1212幅,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异常高涨。

  在“唱”上下功夫,让爱国思想在心灵里“播种子”

  以“爱国、守法、明礼、孝敬、团结、友善、勤劳”等传统美德为内容,在幼儿园和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优秀童谣”征集、传唱、评选活动。把大量郎朗上口、易学、易记、易于传唱又有时代气息的获奖童谣制成光盘,利用大课间、队会、少年宫活动时间组织儿童、小学生学习和传唱。开展小组、班级、年级、学校间童谣传唱交流演出活动,在幼儿园、校园广播站长期播放具有童真、童趣的优秀童谣。把童谣和跳皮筋、小皮球、拍手歌等传统儿童游戏灵活对接,使童谣成为校园流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使美德意识如春风化雨般借助童谣的力量打动着孩子、引导着孩子、吸引着孩子。在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各学校免费发放《弟子规》等到国学经典读本及光盘,利用班级黑板报上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采取课前吟、每周诵、季度比、年度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与市孔子研究学会联合在承德市文庙建立经典诵读基地,开展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活动,每年举办全市“感悟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诵诗会,在全社会营造熟知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的氛围,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有为的决心。承德市自2013年起,连续两年举办了两届“感悟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诵诗会,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在“演”上下功夫,让高尚情操在舞台上“闪火花”

  针对中小学生活泼、爱动、时尚等身心特点,以“中国梦 学子行”为主题把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小学生、体育、文艺、益智游戏等活动,变乏化、僵化、形式化的说教为故事表演、情景再现、网络互动、比赛竞争等。市直以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小为阵地,乡镇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依托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在校内,各中小学校配备文体活动专业老师,开设艺术课,制定学习计划,举办学校艺术节。在校外,聘用一批含音乐、体育、舞蹈、等方面民间艺人、离退休教师、有爱心的艺术特长教师等志愿者担任校外辅导员。对在舞蹈、歌唱、古筝、钢琴、相声、小品表演、体操表演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课外培训,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青少年参与文体活动的过程既能激发他们追梦、圆梦的热情,又能通过“抢”时间,把孩子们从互联网信息的“包围圈”里解救出来,可谓一举两得。平泉县小寺沟镇学校少年宫课间操表演30分钟,1100多名学生按年级组成六个方阵,亮眼操、七彩阳光、团体操交叉进行,高亢奋进的音乐、矫健优美的动作、整齐划一的队列,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做”上下功夫,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中“领风骚”

  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开展“认星争优”、“洒扫应对”等经常性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点滴做起,从简单易行的事情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有道德的人。在各学校组建“学雷锋小队”、“红领巾学雷锋小社团”、“爱心接力”、 “文明小使者”等志愿服务组织,制定活动计划,开展“日行一善 争当美德少年”、 “奉献他人 感受幸福” 、“美丽承德—我志愿 我奉献”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承德市中小学校已建成“校级志愿者服务队”200多支、“学生志愿服务岗”50个、“学生志愿服务基地”32个,“红领巾花坛”、“少先队一条街”等志愿服务品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标签: 心理健康手抄报简单又漂亮